本文主要內容為探討「運算子」的各種概念,能幫助我們順利除錯與瞭解可能會因為動態型別而產生的問題。
什麼是運算子 (Operators)
下方的程式碼,我們都知道 3 + 4 的答案是 7,但是 JavaScript 怎麼知道要將兩個數字相加呢?
const a = 3 + 4
console.log(a) // 7
答案是透過「語法解析器」,在看到加號後把兩個數字加起來,這個加號就是所謂的運算子(加法運算子),而它的本質其實是一個函式!
運算子是一個特殊的函式,和我們一般在寫的函式不同。
首先,它會宣告一個函式,但不會命名為 add,而是使用加號作為函式名稱,然後給定兩個參數,最後回傳一個值(在此是將兩數相加)。
function +(a, b) { // it's not add(a,b)
return // add the two #s
}
呼叫運算子的函式的方法也有所不同,一般來說我們會給一個括號、傳入參數,然後呼叫函式,像是 +(1, 2)
這樣。
但是 JavaScript 使用「中綴表示法」,讓運算子是以中綴形式處於運算元的中間,讓人讀起來簡單易懂,不過還是要記住它的本質其實是一個具有兩個參數的函式。
+(3, 4); // Wrong! 這樣太麻煩了!
3 + 4; // JavaScript 使用中綴表示法
// 其他還有...
+3 4; // 去掉括號與逗號 → 前綴表示法
3 4+; // 加號放在後面 → 後綴表示法
優先性與相依性
運算子優先性 (Operator Precedence)
決定哪個運算子被優先計算,先處理高優先序的,再處理低優先序的。
可以參考 MDN 裡關於優先性的表格 Operator Precedence Table,Precedence 數字愈大的,代表會愈先被呼叫處理。
表格按照優先序最高 (21) 到最低 (1) 排序。
相依性 (Associativity)
當優先序相同時,會使用相依性決定運算方向,分別為左相依性(由左向右計算)與右相依性(由右向左計算)。
以下範例使用了三個相同的運算子,所以優先序相同,這時候就要用相依性決定運算方向。
let a = 1,
b = 2,
c = 3
a = b = c
console.log(a)
console.log(b)
console.log(c)
執行後,答案會出現全部都是 3,為什麼?
因為這邊使用「等號運算子」的相依性是右到左,因此先呼叫最右邊的 b = c
。
如果是右相依性,先呼叫
b = c
;如果是左相依性,先呼叫a = b
。
補充說明一下,我們前面說過 b = c
這種運算子的本質是一個函式,而等號運算子的函式就是把左邊的值設定成右邊的值,然後回傳右邊的參數,也就是 b 會被設定成 c 的值,並且回傳 c,以此類推最後 a、b、c 就會都等於 3。
強制型轉 (Coercion)
轉換一個值的型別。
舉例來說,加號運算子除了可以把兩個參數相加,也能用來將兩個字串相加合併,效果就像是把兩個字串放在一起。
const a = 1 + 2
console.log(a) // 3
const str = 'Hello ' + 'world!'
console.log(str) // Hello world!
下方範例中,傳入兩個不同型別的參數給加號運算子的函式,JavaScript 引擎會強制把數字 1 型轉成字串 1,然後再合併兩個字串。
我們沒有寫任何轉換型別的方法,而是 JavaScript 猜測我們想要這個值,自動幫我們轉換。
const b = 1 + '2'
console.log(b) // '12'
我們知道運算子是一種函式,所以強制型別轉換其實就是呼叫函式的一部分,因此也是動態型別的觀念中的一部分。
比較運算子
關於強制型轉的影響
強制型轉會導致一些從人類數學角度看起來很奇怪的結果,但是在電腦或 JavaScript 角度來看是正常合理的情況。
例如:3 < 2 < 1 會回傳什麼結果呢?
// 小於運算子是左相依性 (left-to-right)
// 第一次比較後的結果
console.log(false < 1)
// 此時 JavaScript 會強制型轉 Boolean 為 Number
// 可以用內建函數 (實務上不建議使用) 看強制型轉的結果
console.log(Number(false)) // 0
// 所以最後 0 < 1 就會變成 true
那麼如果型轉 undefined 會出現什麼結果?
Number(undefined) // NaN
我們會得到 NaN,表示「不是數字 (Not a Number)」的意思。NaN 代表有個東西想要轉換成數值型別,但它不是數字,所以無法轉換。
但是如果是 null 的話,JavaScript 則是會將 null 當作 0 的意思。所以不是每個強制型轉都能明顯判斷,有些真的只能硬記。
Number(null) // 0
雙等號與三等號的比較運算子
剛剛我們說 null 在比大小的時候會被轉成數值,但是 null 在相等比較時,卻不會被型轉為 0。
false == 0 // true
null == 0 // false...What!?
null < 1 // true
這算是 JavaScript 的缺陷,尤其是雙等號的比較運算子,真的有很多奇怪的錯誤。
再附上幾個奇妙範例,你會發現真要記的話,這個缺陷會導致程式碼的結果難以預期,對開發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。
'' == 0 // true
'' == false // true
MDN 也有整理一張相等性比較表格,列出了所有相等比較的特殊情況。
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推薦在開發時,如果不是刻意需要型轉,一律都建議使用三等號的比較運算子,只要資料型別不同就應該回傳 false 才對。
存在與布林
在 JavaScript 中會被 Boolean()
轉為 false 的值有:
- false
- undefined
- null
- 空字串 (
""
) - 0, -0, NaN
我們只要記住以上幾個值就可以了,除了上述這些值,其他的像是空陣列、空物件等等都會被轉為 true。
預設值
呼叫以下這個函式後,會創造一個新的執行環境 greet()
與變數 name
,並且在記憶體中設定變數 name
為預設值 undefined
。
執行到 Log 時,加號運算子會把參數 name
的預設值 undefined
強制型轉,再合併兩個字串。
function greet(name) {
console.log(name) // undefined
console.log('Hello ' + name) // Hello undefined
}
greet()
如果我們不想用 undefined
當參數的預設值,可以使用「或」運算子來設定預設值,它會回傳第一個被轉換成 true 的參數。換句話說,如果左邊的參數被轉換成 Boolean 後是 false,就會回傳右邊的參數。
function greet(name) {
name = name || '<Your name here>'
console.log('Hello ' + name)
}
greet('Damao') // Hello Damao
greet() // Hello <Your name here>
全域命名空間 (Global Namespace)
上述提到的「或」運算子很常在各大框架或資源庫的原始碼中出現,主要用於避免框架衝突或覆蓋的問題。
當我們載入不同框架時,愈後面載入的檔案會堆在對方的上方,這時候可能就會出現一些問題,像是命名重複等等。
// 先載入 lib1.js
var libraryName = 'Lib 1'
// 再載入 lib2.js
var libraryName = 'Lib 2'
// 最後載入 index.js 呼叫全域環境裡的全域變數 libraryName
console.log(libraryName) // Lib 2
以上面這個例子來說,我們知道在瀏覽器的全域物件 window
下有 libraryName
這個全域變數,所以我們可以透過「或」運算子,來檢查全域命名空間 (Global Namespace) 或全域物件裡面是否已經有相同的名稱。
可以看到在 lib2.js
中,如果 Boolean(window.libraryName)
回傳的是 true,就代表全域物件裡面已經有那個名稱,後續就不會把 libraryName
改為 Lib 2
了。
// lib1.js
var libraryName = 'Lib 1'
// lib2.js
window.libraryName = window.libraryName || 'Lib 2'
// index.js
console.log(libraryName) // Lib 1
回顧
看完這篇文章,我們到底有什麼收穫呢?藉由本文可以理解到…
- 運算子是一個特殊的函式
- JavaScript 使用中綴表示法讓運算子原本的函式簡單易懂
- 運算子的優先性與相依性
- 強制型轉所帶來的缺陷
- 比較運算子,包含可能帶來潛在錯誤的雙等號,與進行嚴格比較的三等號
- 使用「或」運算子設定函式的預設值
- 框架衝突或覆蓋的問題